舌头和牙齿“打架”的事相信大家都经历过,一不小心舌头就被牙齿咬出一个大泡。不过,要是你的舌头经常被牙齿咬破,那就要注意了。因为,如果牙齿和舌头长期不和睦,舌头就可能在长期接触磨损中形成慢性病灶,成为舌癌的诱因。预防舌癌需要重视口腔里的“坏牙”,还应重视口腔疾病癌变。
“重视口腔里的‘坏牙’,就应尽早摘除不合适的义齿,早期充填龋洞。”陈彦平表示,还应及时拔除难以治愈的残根残冠;磨改锐利的非功能尖和边缘嵴,使牙冠咬合面的牙尖和边缘嵴圆钝,以防损伤舌侧边缘组织。
“癌前病变是指已有形态学上改变的组织,它较其外观相应正常的组织具有更大的发癌可能。”陈彦平表示,因此发现癌前病损,如白斑、红斑、舌体部乳头瘤或糜烂性扁平苔藓、慢性溃疡、黑色素斑痣等,应及时切除活检,或积极治疗,定期观察。
1、白斑:表现为口腔黏膜角化性白色斑块,表面粗糙,边缘清楚,稍有隆起或明显高出黏膜,有皱纹或浅的裂痕,局部可有不适或异物感,甚至灼痛。当白斑高出黏膜表面、变硬、表面有皲裂和溃疡时,其癌变率较高。
2、红斑:表面鲜红、光滑,天鹅绒样斑块,界限清楚,软而无触痛。好发于舌腹部。若红斑发生出血、变硬、溃疡现象,则可能为癌变表现,其癌变率比白斑高出5倍。
3、口腔溃疡:病损常为白色,周围多有红晕。凡口腔内经久不愈的溃疡,如超过2个月仍不愈,必须警惕口腔癌变可能,因为恶性肿瘤的首要临床表现就是溃疡。褥疮性溃疡,表现为溃疡深,边缘高而硬,无痛或疼痛不重,长期不愈可癌变。“阿弗他”溃疡,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,如经两周以上治疗仍然不愈,且溃疡边缘出现增生、变硬现象,其有可能发生癌变。
4、乳头状瘤:为突起于黏膜表面的上皮增生性肿块。若瘤体生长加快,出现溃疡、出血、疼痛、变硬则有癌变可能。
5、黏膜黑斑及色素痣:为口腔黏膜出现的黑色斑点或蓝黑色、棕黑色斑块,一般不高于黏膜表面。约有30%的黑色素斑可发生癌变。
6、口腔黏膜下纤维化:黏膜呈渐进性硬化,且病变不会消退或停滞,进食辛辣食物时常出现痉挛或吞咽痛,以至于出现语言或吞咽困难,病程漫长。有研究显示其与咀嚼槟榔习惯密切相关,恶变率为7.6%。
7、口腔梅毒:其于不同分期中的表现也为一种癌前状态。(1)舌硬下疳:病变多位于舌前部,表面光滑呈粉红色,覆以灰白色假膜,触之稍硬,无痛。 (2)黏膜斑是感染7至10周后的第二期梅毒:损害部位呈灰白色光亮而微隆的斑块,常为圆形、椭圆形或环形,易发生糜烂,好发于口腔的牙、龈、舌、腭、悬雍垂。(3)梅毒瘤是第三期梅毒:舌部梅毒瘤呈分叶状,伴沟裂与舌乳头萎缩,在萎缩的边缘并发舌背白色角化病或白斑。
8、扁平苔癣:病损呈白色条纹状,为上皮角化或过度角化病变。糜烂型、萎缩型和斑块型较易恶变,其癌变率在1%左右。
9、口腔盘状红斑狼疮:病损为一片或数片鲜红色的充血斑,伴角质性脱屑,边界清楚,红斑中央略微凹陷,周缘略微高起,有放射状白色角化条纹排列,有时发红萎缩的病损黏膜上可见着色斑点或色素脱失,较四周低洼。损害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,主要在唇,其次为颊、舌、腭部,为一种癌前状态。
10、上皮过度角化:为一种癌前状态,黏膜的角化层过度增厚,临床上为乳白色或灰白色。在组织学上可分为过度正角化和过度不全角化两种。
11、角化不良:为上皮异常角化,在上皮棘层或基底层内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。其中恶性角化不良,细胞形态出现一定异型性,为一种癌前状态。
我有疑问